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为了高原明珠永葆迷人风采

为了高原明珠永葆迷人风采

2024-05-03 05:10:07 [热点] 来源:杭秦资讯网
  •   打印

  •   字大

  •   字小

泸沽湖一角。 通讯员 赵文立 摄

  初夏的原明泸沽湖清澈如明镜,远处青山环绕,珠永岸边绿树成荫,葆迷蔚蓝的人风天水之间,水鸟翔集。为高

  云南是原明一个天然高原湖泊众多的省份,滇池、珠永洱海、葆迷抚仙湖、人风杞麓湖、为高异龙湖、原明星云湖、珠永阳宗海、葆迷程海、人风泸沽湖在高原上山水相映,静谧幽美。这九颗明珠分别散落在昆明、大理、玉溪、丽江、红河5个州(市)的17个县(市、区)。千百年来,人们依水而居,因水而兴。守护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就是善待云南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家园。长期以来,云南省始终把九湖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要求,全力抓好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高原明珠”永葆迷人风采。

  “一湖一策”精准治污

  九湖治,云南兴;九湖清,云南美。作为云岭大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九大湖泊的保护治理成为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云南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放在首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并按照“一湖一策、分类施治”原则精准治理。

  对水质优良的抚仙湖和泸沽湖,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原则,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区管理,实行源头严控、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和湖泊保护一票否决,确保了抚仙湖、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

  对水质良好的洱海、程海、阳宗海,突出保护为主的原则,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等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主要入湖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洱海开启抢救模式,推进实施洱海抢救性保护“七大行动”。天然生长螺旋藻的程海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重点加快补水工程建设。

  对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等重度污染湖泊,则通过全面控源截污、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及建设、污染底泥清淤等强化综合治污措施,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指标明显改善,其中滇池水质改善最为明显。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省各级相关部门合力攻坚,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决守护九大高原湖泊生态底色。2019年,全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抚仙湖、泸沽湖符合Ⅰ类标准,水质优;阳宗海、洱海符合Ⅲ类标准,水质良好;滇池草海、程海(氟化物、pH除外)符合Ⅳ类标准,水质轻度污染;滇池外海、杞麓湖、异龙湖符合Ⅴ类标准,水质中度污染;星云湖劣于Ⅴ类标准,水质重度污染。抚仙湖、泸沽湖、滇池草海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

  在保护与发展中共赢

  “异龙湖COD浓度从2015年的82.9mg/L下降到2019年的39.4mg/L,保护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不久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异龙湖水质分析研判会议时,专家组经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

  近年来,红河州把异龙湖保护治理作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来抓,在州委、州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全州上下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要求,实施异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异龙湖水体达标“三年行动”和“冲刺行动”,打好异龙湖保护治理整体决胜战。2019年,异龙湖全湖平均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目前,异龙湖水体达标三年行动方案规划的27个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异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30个项目已完成28个(长期坚持1个),正在完善手续1个、调减1个,累计完成投资13.52亿元。

  作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持续保持I类水质的湖泊,泸沽湖优美的湖光山色和摩梭人独特的母系文化,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不少外地租客、沿湖村民自发地在湖边租地建客栈、改建自家房屋接待游客,一度给泸沽湖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守护一湖清水,川滇两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泸沽湖保护问题,近年来两省湖长多次联合巡湖,共商系统性保护治理措施,达成了“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I类”的共治目标,开启了泸沽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跨省系统保护治理的新局面。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通过狠抓河湖长制落实、滇川共治共管、法规体系完善等一系列措施,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气力,高标准抓实泸沽湖保护治理。“现在大家知道,只有泸沽湖水干净了,才会一直有游客来,我们的旅游收入也才能稳定。”村民卓玛说。

  作为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洱海曾因种植养殖业和城市化步伐加快等导致两次严重的蓝藻危机,水质下降。为拯救母亲湖,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保护洱海,铁腕治污,全力留住这一池碧波。2017年3月,洱海周边2000多家餐饮及客栈关停。目前,在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的同时,洱海流域转型发展加快破题。大理州以洱海保护治理倒逼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正在云岭大地成为一种自觉。擦亮高原明珠,守护幸福底色,云南正以绿色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云南网记者 刘同毅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