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多学“剥竹笋” 少想“割韭菜”

多学“剥竹笋” 少想“割韭菜”

2024-05-09 16:57:22 [综合] 来源:杭秦资讯网

原标题:多学“剥竹笋” 少想“割韭菜”

红军时期,剥竹笋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整编而成的多学红五军团,在教育改造过程中碰到不少棘手问题。少想一名领导明确表示,割韭只能用“剥竹笋”的剥竹笋办法,把各种不同想法的多学人区别对待;不能“割韭菜”,不加区分“一刀切”。少想区分情况,割韭循序渐进,剥竹笋柔性处理,多学来去自愿……一系列耐心细致、少想深入人心的割韭举措,让那些因“回避”或“抵触”而离队的剥竹笋官兵经过自我反省,心甘情愿地回到了革命队伍中。多学

剥竹笋与割韭菜,少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劳作方式。如果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剥竹笋”意味着循循善诱、引导有方,“润物细无声”;而“割韭菜”则指简单粗暴、不讲方法,“执杯持耳翁”。前者同以理服人相随,发乎情,止乎理,能够赢得兵心;后者同以力服人相伴,发乎“权”,止乎“威”,效果适得其反。

“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问题的解决,观念认识的转变,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三两分钟就想摸透,急雨一阵就想滋润”是不行的。“细雨无声微浸润”,不急不躁、不怒不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自然会产生“豁然启悟漫心田”的效果。

荀子也讲过这样的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人心都是肉长的,以理服人三冬暖,以力服人六月寒。“与人说理,须使人心中点头。”以力服人只能身服,以权压人只能口服,平等相待的尊重、情理交融的沟通才能使人“心中点头”。当年,我军一名干部曾用“两腿半分弯”的方法体罚过连队爱赌博的通信员,几乎没有效果。后来通过两个小时的促膝交谈,谈得对方掉了眼泪,发誓以后再也不赌博了。对此,这名干部感慨地说:“对待自己的同志,舌头比拳头还灵啊。”不用“舌头”,崇尚“拳头”,既打动不了人,更难以塑造人,甚至可能会伤害战士的感情,影响干部的威信。很多时候,南风徐徐吹动的“柔”比北风凛冽刺骨的“刚”更有效果。

罗荣桓同志曾讲:“其实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使战士听了你的话,自觉地把你的话变成命令一样去执行,这多么宝贵呀!”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句好话不如一个巴掌”“马鞭子下面出好兵”等体罚行为早已成为过去。如今的“95后”“00后”战士,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富有主见,“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教育者的基本功,在理不在力。“剥竹笋”,和风细雨、娓娓道来,必然收获战友深情;“割韭菜”,只重时效、不重实效,势必引起官兵反感。

一位医学专家曾说:“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攻山头”“拔据点”,而是技术活、感情活,“不能雷厉风行,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像细雨那样“滴答滴答一直下”,多在潜移默化、入心入脑上下功夫,多在真情实感、真心实意上下功夫,启之以思、导之以行,才能真正启迪思想、触动灵魂,赢得官兵的信任和支持。

(作者单位:96892部队)(■李  天)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